2008年8月17日 星期日

攝影師速記--Eugene Smith

smith_minimata 
Tomoko Uemura in Her Bath
Minamata, 1972 / Eugene Smith

水俣(ㄩˇ)病。原來是日本熊本的一個小漁村,因為受到直接排進海灣內的水銀污染造成整個村落的嚴重水銀中毒症狀,上面這張照片,就是Eugene Smith最有名的一張「智子與母親」/「智子入浴」。

Eugene Smith曾替Newsweek、Life Magazine等雜誌拍過,二次大戰時跑戰地,拍過美軍的太平洋戰場登陸--如關島、塞班、硫磺島等,後來在戰爭中受傷,戰後好不容易復原後,也拍過紐約與匹茲堡的城市,其他的題材,如他的小孩等。

但他最著名的照片或許就是這一張。是他實地去到水俣生活所拍下的照片。北市圖有收一本大拇指出版社在民70年代出的他的專書,有他詳細的生平跟訪談,值得一讀。

Eugene Smith或許不是我最喜愛的攝影家,但那並不是因為他的照片不好,純粹是有很多時候我無法狠下心來仔細觀看他拍的照片所致。我覺得他相當了不起。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我不知道要去哪裡跟你說話了,所以找到這兒來。

今天跟你講到我好懷念郭李建夫時代的中華隊,你回說,那時候中華隊也沒很強...達人面前我不敢頂嘴,回家越想越納悶,我記得小時候80年到90年前期,中華隊出去不是金牌就是銀牌的。查了一下,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dex.php/%E5%A5%A7%E9%81%8B#.E4.B8.AD.E8.8F.AF.E9.9A.8A.E8.83.8C.E8.99.9F.E7.B3.BB.E8.AD.9C
巴塞隆納奧運,郭李當家拿下銀牌,隊上有江泰權廖敏雄王光熙...一個一個都是當年全台灣心目中的神。

我記得中日之戰回家看球--我們打敗日本了,廖敏雄還敲個三分全壘打,那年代中華隊打敗日本並不算希罕 -- 投手丘上郭李慣性的摸摸鼻子凝神盯著捕手選球,我激動到一整個胡言亂語:他好帥好帥好像胡瓜,我爸笑笑瞄我一眼說,你喜歡郭李呀,他長的還真有點像胡瓜喔。後來他們凱旋歸來,不記得是接機還是中華奧會辦什麼盛大國宴,我爸特別問我,帶你去看郭李要不要?我羞得亂七八糟說不敢,白白痛失良機。後來我爸拿顆簽名球回來我也是亂叫亂跳的。

那年代中華隊的簽名球,不管是亞洲盃世界盃奧運,我家不知道扔了沒有...

所以我這幾天真的很錯亂。這樣一牛棚傷兵殘將兼放空的中華隊,7:3被逆轉,或8:0 又奇蹟復活的節奏與氣勢,以前哪有這種規矩? 所以我一直說我不要看這樣的中華隊... 不知道要說什麼了。我們一日球迷沒什麼能多嘴的,或許棒球的庶民生活記憶在我們身上也淡得沒有痕跡了。

匿名 提到...

接在尤金史密斯後面講中華隊簡直太白痴了。你怎沒貼"往樂園之路"那張呢? 尤金也不是說英雄主義啦...怎麼說,他沒辦法成為大家心目中最喜歡的攝影師,可能是因為尤金在粹煉題材的人性之美時,有點過於簡化。像我們一日球迷的腦袋也是很簡化。

唉這樣還是沒有救回來。

阿徹 提到...

原因是,我並沒有那麼喜歡「往樂園之路」那張照片。

回到1992奧運,我會說92奧運不怎麼強,是有道理的,如果你仔細看92的投手陣容,事實上就是全部壓在一個郭李建夫身上,其他的林朝煌(大賽不行)、羅振榮(聊備一格的老左投)、黃文博跟鍾宇政都很菜,蔡明宏雖是側投入選卻完全沒有信賴感。

比起84奧運(當時一隊只有20人)的郭泰源、莊勝雄、杜福明、涂鴻欽、劉秋農,甚至那慘不忍睹預賽三場全敗被淘汰的88奧運會(陳義信、黃平洋、涂鴻欽、陽介仁、郭建成、郭李建夫、羅振榮),整個投手群就是弱很多,打線,在紙上,其實這三屆沒那麼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