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徹小時候沒讀過幼稚園,原因已經說過,阿徹小時候很小,阿徹的爺爺,北大中文的唷,每天帶著阿徹跑來跑去,阿徹想去哪兒玩就帶阿徹去玩,下雨天騎著三輪車還幫阿徹撐傘,當然,我的回憶沒這麼多,這是別人告訴我的。
那時候,阿徹的爺爺幫阿徹寫了很多字方,就是把一張紙裁成很多個方塊,然後阿徹的爺爺用一手好得不得了的毛筆字在上面寫,阿徹就這麼認。認著認著,據說連當時家附近的郵局還有常去的醫院護士都弄得認識阿徹。不過那時候小,不知道應該曖曖內含光的道理。
後來,阿徹慢慢到了可以進幼稚園的年齡,阿徹的爺爺想,阿徹好像也該進個幼稚園之類的,帶了阿徹到了木柵的馬明潭那兒一家叫做再興的大規模製造工廠,進去之後,報名費就要多少千,阿徹那時家徒雖沒四壁,也不過多了幾扇窗子一部電視,連個收音機都沒有,當下阿徹爺爺就帶著阿徹回家,免於從小就成為後工業社會資本主義下共犯結構的一員,我一輩子感激我爺爺,願意付出這麼多時間手工培育阿徹,那時候還常帶著阿徹和阿徹弟祖孫共三人到台北去看書,每每找了家書店,就是阿徹兄弟兩人隨地坐下看一天書,我從不知道阿徹的爺爺的耐心從何而來,但我一輩子感激我爺爺,可能更勝於我爸爸。
後來,阿徹的爺爺自己要住進養老院裡面,還是常常來看阿徹,只是隨著阿徹慢慢長大,慢慢不知道如何陪爺爺聊天,但是爺爺知道阿徹很想陪爺爺。我每次在路上看到獨坐的老人,總是非常悲傷,總想好好陪著我爺爺,他今年九十幾歲了,我一個多月沒見到他了,我想他。每每想到我沒有陪我爺爺那麼多,更悲傷。很討厭這樣的自己。我想陪他。
這不是愛情故事,但是我心裡的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