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終極現代舞團。(Ultima Vez/Wim Vandekeybus)
非關欲望(In spite of wishing and wanting)
我們可以把這隻舞用幾個詞來作一個混合意義體,來描述這隻舞。一,躁鬱症;二,不是不知道該怎麼表現好,而是不知道表現什麼才好;三,想把一切都豁出去的尋求不必自律的快樂;四,(你說自娛)我比較想用詼諧這個字。
一開始的部份忽然讓我想起射手座的那個馬的下半身加上人的上半身的那種神話動物(那叫什麼名字?)
節目單的對這隻舞的介紹有許多地方都切中重點。這是一個包括了渴望的舞,這是一個表達為"活在當下"的動力的舞。可是並不是無意義的,或是自我要求的。這個活在當下,是因為這個世界缺乏以往長久存在的被我們所共同認可的固定價值以及理想。而缺乏這個的結果,加上所有的對人的依然存在的訓練(如果你非要用制約這種字也行啦),所以得到上面的二;而當二這個詞的意義存在之後,一(躁鬱症)也隨之存在,如果這一切就這麼結束的話,老實說,那我們為什麼不乾脆全都去死一死較好?就是因為我們也不知道死好不好,(大概也沒有絕望到那個地步,同時也沒有勇氣)那總不能一天到晚躁鬱的過日子吧?所以得到三這個詞。
可是這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固然沒有共同認可的普遍價值是一回事,但我們是不是依然存在著對那個的渴望,又是另一回事。這個的存在,使得許多人普通人大多數人小部份人,不能這麼簡單的什麼都豁出去不要。我們還是渴望要什麼。所以我們掙扎。
我覺得編舞試圖描述另一個事實,就是缺乏自律的浮面激情的普遍存在,這一個事實。是自律是不是一個普遍的價值呢?他沒有這麼直接或間接的說。
這個舞團應該是第二個我見過全都是男生組成的舞團,不過是第一次親眼看到這種全男生舞團就是。他們的身體非常美麗,不是那種讓人想要佔有的,而是那種想要把自己變成那樣的,的那種美麗。舞者的技術,我覺得很好。有許多動作都是超乎想像(超乎你眼睛不加思考的看)以上的困難。我覺得,這不是一個特別想要提醒你什麼,想要提出什麼自己的解答,想要再一次告訴大家世界的苦難什麼之類的那種舞;他是一個告訴你這有些什麼,的相對上,描述性的舞。是一個有關渴望,以及背後藏著為什麼渴望會存在的大型黑影,的這種故事。
頗有趣,阿徹頗推薦。還有高科技的爆炸場面跟電影可以看喔。*笑*忘記說,音樂是 Talking Heads 的那個 David Byrne 做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